一、重楼种子选择
1、重楼种子应选择成熟的表皮微皱果实饱满的种子,将种子装入网袋,用一层土一层种子的方式贮藏在室内进行催芽处理,等种子长出新根时(4-5月份)即可播种。
二、贮藏要求:贮藏层数控制在五层一下,土壤要保持湿润,不能积水。
3、种植播撒在温室苗床上,播种后覆土1-1.5厘米,播种5-6月份出苗,当年出苗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。
4、苗床要求:播种前温室苗床要进行除草、消毒灭菌和杀虫处理,土壤要疏松肥沃,墒面厚度20-30厘米。
5、重楼是百合科的植物,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具有消肿止痛,清热解毒,凉肝定惊的作用。用于跌扑伤痛,疔疮痈肿,毒蛇咬伤,咽喉肿痛,惊风抽搐。
重楼主治跌打损伤,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在重楼的种植技术中,生长习性、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要用科学的方法种植培养。
重楼,又名七叶一枝花、灯台七、白河车等,其在中药中的地位很重要,市场需求量也大。重楼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期 6-7 月,果期 9-10月,具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凉肝定惊功效。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上河东村近几年作为扶贫项目引入重楼的种植,介绍其种植技术如下:
1 生长习性
重楼喜欢在海拔500~3000 m,且气候湿润、雨量适中的林下蔽荫处生长。种子萌发,根生长发育和顶芽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18 ~ 20 ℃,出苗为20 ℃ ;地上部植株生长为 16 ~ 20 ℃,地下部根茎生长为 14 ~ 18 ℃。重楼生长要求蔽荫的环境,光照较强会使叶片枯萎。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要求遮荫较好,而成熟前 2 年要适当减少遮荫增加光照,有利于次生代谢物和干物质的积累。土壤含水量过低,易造成茎叶失水,根系干枯而死;而过高则易发生病虫害和根茎腐烂。重楼宜生长在透水性好的微酸性腐殖土或红壤土中,黏重或易积水和板结的土壤则不宜种植。
2 种植技术
选择地势较高,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、旱地,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作为重楼种植基地。
重楼为多年生浅根作物,生长缓慢,根系少但较长,一般移栽第 1 年要将地深翻,有利于根系生长。在冬季选择晴天,在田块较干时翻耕,翻耕深度为 25 cm 左右,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、杂草。翻晒 5 ~ 6 d 后,每亩施入 2 ~ 3 t 腐熟农家肥作基肥,平整作畦。畦面宽 120 cm,沟宽 30 cm,沟深 25 cm,沟泥待下种后打碎铺在畦面上,沟要畅通,利于排水。
2.1 种子繁殖
1)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,排水良好,土质富含有机质且蔽荫较好(透光率 20%)的林下空地或坡地,旱地则要搭 1 ~ 2 层遮阴网。选择晴天,田块较干时翻耕,耕深 15 cm 左右。
2)选饱满、成熟,无病害、霉变和损伤千粒重为 40 ~ 70 g的重楼种子,与干净的细砂以 2 ∶ 1混合,搓擦除去外种皮洗净,并用 500 倍的多菌灵浸种 1 h,埋入 20 ℃湿砂中处理 4 个月,种子生根后播种,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湿。
3)处理过的种子可进行点播、条播,也可进行散播。播入腐殖土和细砂(2 ∶ 1)中,种子覆盖 1.5 ~ 2 cm 薄土层,再盖 1 层细碎草以保水分。既利于小苗出土,又利于子叶脱壳保证出苗率。此期间要保持苗床湿润,荫蔽的环境,避免土壤的板结、干燥和过度日照。一般 3 ~ 4 个月出苗。移栽种子苗在出苗 3 年后移栽,株行距为 15 cm×20 cm。
2.2 切割繁殖
1)冬季将无病害、形态正常的重楼地下茎,按 2 个节(约 2 cm)切割,不能过短,否则出苗过细或不出苗,用草木灰处理伤口。
2)带顶芽的切块,可直接栽种大田,按株行距为 15 cm×20 cm 栽种。不带顶芽的切块,按株行距为 7 cm×7 cm 栽种,种植后覆盖碎草或腐殖土保湿(土壤湿度为 65%),并保持荫蔽环境待不定芽形成;在第 2 年冬天不定芽形成时挖出,按株行距为 20 cm×30 cm 栽种。
3)移栽后覆盖碎草或腐殖土保湿,保持荫蔽环境。移栽时间宜在冬季地上茎倒苗后,根茎休眠时进行,移栽过程中注意保护顶芽和须根不受损伤。
3 田间管理
3.1 中耕除草
由于重楼根系较浅,而且在秋冬季萌发新根,在中耕时必须注意,在 9-10 月前后地下茎生长初期,用小锄头轻轻中耕,不能过深,以免伤害地下茎。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,并结合施用冬肥。立春前后苗逐渐长出,有杂草应及时进行人工拔除。除草要注意不能伤及幼苗和地下根茎,以免影响重楼生长。
3.2 排水灌水
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,以利排水。排水沟深度应在 35 cm 以上,基本达到雨停水干。滇重楼生长忌积水,土壤含水量不宜过大,在地上茎出苗前不宜浇水,否则易烂根;而出苗后,则不能缺水。因此,在雨季来临之前及时浇水,而雨季来临之时注意排水。
3.3 施肥
1) 基肥。每亩施入 2 ~ 3 t 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。
2) 冬肥。一般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进行,首先将表土轻轻中耕 1 次后,选晴天,每亩施复合肥 20 ~ 30 kg,在上面覆盖厩肥 3 t,再在其上覆盖一些细泥土。
3) 春肥。在苗出齐后,施腐熟的农家肥 1 ~ 2次,每次 1.5 ~ 2 t,其后喷施 2 次叶面肥。立春前后,幼苗穿出表土,苗高 3 cm 左右时,要及时追肥。